外国的舌尖文化多样 吃货要真的会“吃”
信息来源:本站 | 发布日期:
2014-03-04 13:33:52
| 浏览量:155349
在民以食为天的中国,《舌尖上的中国》热播几乎是必然的事情。说到吃,万千中华吃货都会为我国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引以为豪,顺便鄙视一下那些只会吃生菜烤鸡的洋人。
实际上,很多国家也有自成一系的饮食文化,不仅菜式和味道上不遑多让,而且外国吃货们还有很多奇思妙招,保护和弘扬本国饮食文化。
六国饮食文化入遗
2013年12月,日本“和食”申遗成功,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日本政府在去年3月“申遗”,希望借此将“和食”文化进一步推广到全球,促进日本食材的出口。
其实早在日本之前,法国美食文化率先在2010年以食文化的形式入遗,随后地中海饮食文化(西班牙、希腊、意大利和摩洛哥联合拥有)、墨西哥和土耳其传统菜式等也先后“申遗”,被正式录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同样在去年3月,韩国政府也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关于“泡菜及越冬泡菜文化”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,并在去年12月获得通过。
日欲派“寿司警察”
2006年,日本政府任命了一个食品专家小组,讨论全球日本餐馆认证体系标准及其细节,建立一套认证海外日餐馆的标准,目的是整顿海外一些自称为日本料理、但所用原料和烹饪技术与真正日本料理完全不同的餐馆。
该计划宣布后,遭到日本国内外餐馆老板的“炮轰”,认为日本跑到世界各地指手画脚未免太可笑,也不现实,而且此举也有歧视之嫌。迫于舆论压力之下,日本农林水产省最终决定取消“寿司警察”计划。
不过,日本寿司师傅确实有严格的培训制度,专业寿司师傅一般修业至少10年。
盖美食博物馆
很多国家选择修建以美食为主题的博物馆,包括啤酒、巧克力、意大利面、面包、海鲜等五花八门的美食主题,借此弘扬传统美食文化。
韩国首尔在1986年就开了家泡菜博物馆,按腌菜的历史、种类、制作以及保存方法、腌菜的功效等主题划分陈列厅,展示了腌菜的演变文献、考古遗物以及见证了腌菜制作过程的书画和容器等,还定期以各种泡菜为主题举办讲座。
意大利罗马则有家意大利面博物馆,博物馆里分了11个展厅,展示这种世界上最伟大的意大利发明。这些展品追溯了面粉的历史、展示了意大利面的制作过程,游客们甚至可以看到艺术家是如何用意大利面作画的。
“可持续海鲜运动”
研究报告称,由于人类的过度捕捞,海洋中的主要捕捞鱼类到2050年可能会绝迹。
从2011年开始,一场“可持续海鲜运动”在包括法国在内的多个欧洲国家展开。多位顶级大厨想出了旨在“治本”的应对办法—将濒危鱼类从自己的菜单上剔除,代之以其他海鲜。
“可持续海鲜运动”得到了众多米其林星级餐厅的响应,这些餐厅在选取食材时,******数量较多的“可持续”海产品,而且餐厅老板和大厨们还向渔夫、渔贩、美食家和餐厅客人等积极推广海鲜的“可持续消费”理念。
随着“可持续海鲜运动”获得响应,可持续的对象不再局限于海鲜,还包括肉类和蔬菜等各种食材。
立法抵制
快餐文化
2013年,鉴于法国越来越多的餐馆直接用加热的冷冻食品招待客人,法国当局为了保证餐饮质量,提议只有那些在自家厨房做菜的餐馆才能称作“餐馆”。
不过,相关法案由于过于严厉而未能在国会获得通过。但是,一个相对折中的法案则获得通过:餐馆必须标明哪些菜是自制的,哪些是加工的半成品。
欧盟编撰
“官方菜谱”
2013年,欧盟出资启动了一个名为“欧洲食品信息资源网络”的项目,旨在收罗欧盟成员国各种食材最权威的菜谱和相关营养信息。
EuroFIR涵盖各欧盟成员国最传统的菜式,还特别收纳最具地方特色的烹饪方法,以及通过口耳代代相传下来的烹饪秘笈,从中体现地方传统饮食文化。
记者观察
你甘心 只当吃货?
一部《舌尖上的中国》,再次激活了万千中华吃货的味蕾和自豪感。“吃货”这一称呼本身带着自嘲的味道,但若在民以食为天的中国只甘心当一名吃货,那未免暴殄天物了。
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,常常一道菜就是一个故事,一碗汤就是一段历史,锅碗瓢盆上的饮食品味、习俗和礼仪,承载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。
中国人常爱嘲笑外国人不会吃。确实有不会吃的外国人,但不是所有外国人都不会吃:法国人吃出米其林美食圣经、日本人吃出了和食文化、意大利人把对吃的热情掺入面包和面条里感染全世界,韩国人把泡菜送去了联合国“申遗”……外国的吃货们其实很给力,中国的吃货们在大快朵颐之余,想想如何把老祖宗“赏的”饮食文化弘扬和传承下去,实在责无旁贷。